鲁网7月23日讯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对于保障村民财产权利、维护村民权益至关重要,自专项工作开展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0〕84号)文件精神,高位推动,按照“应登尽登、应发尽发”原则,积极宣传引导,严控各个环节,为村民颁发“房地一体”宅基地证书。
解民忧——打好机制和政策基础
2025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办证”的工作要求。明确宅基地的权属范围,不仅有助于防范权属纠纷,保障村民的财产权益,也为后续土地制度改革等工作奠定基础。由于政策及历史等原因,村民宅基地证书迟迟没有办下来,“红本本”成了村民们的一块“心病”。
为进一步解决村民的烦心事、难心事,张家楼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完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房地一体”宅基地发证工作,将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面对堵点难点问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协调配合街村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村民纠纷,迅速打通症结,畅通调查确权登记各关键环节路径。
严把关——畅通调查确权重要环节
张家楼街道建立形成街道主导、自然资源所牵头、管区及村民配合的工作机制。工作人员深入村庄一线了解群众诉求,对已有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厘清存在的问题(如宅基地数量大且确权面积不等、农村老人较多对政策理解起来有困难等),对每项内容严格把关,精准施策,明确辖区内共有62个村庄(16000余户)需换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
截至目前,共有5个村庄(范家草泊村、北安子村、东寨村、西寨村、北寨村)已完成审查、登记、面签工作,其中范家草泊村已有79户发放新版不动产权证书,北安子村45户、西寨村67户、东寨村90户已完成面签,其他各村按计划正在陆续开展相关工作。张家楼街道以精准的数据支撑积极推进无证房地重新审批流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对纸质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充分利用已有的登记档案资料等信息,将信息录入系统。
少跑腿——登记服务上门办,远程办
张家楼街道在各管区设立集中服务点,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做好发证工作,并为村民提供宅基地登记相关政策咨询,通过各管区、村进行大力的政策宣讲、调查摸底、对各行政村会计进行专项培训,让村民更加了解宅基地登记发证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
此外,工作人员还贴心制作了系列宣传视频,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和语言解读工作流程和各项常见问题。自发证工作开展以来,张家楼街道工作人员一直坚持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担当作为、靠前服务,积极践行上门办、主动办、马上办、透明办的服务承诺,通过“送服务下村”打通了发证环节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下一步,张家楼街道将继续加强宣传,做好政策解读、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严格依法登记,优化办理流程,及时准确回应村民关切,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问题,提高发证效率,加大公示力度,提升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公示比例,高标准、高质量,尽快将符合条件的证书发放到每一位村民手中,确保农村“房地一体”不动确权登记工作顺利推进。(本网记者)
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
牛策略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